同在6月,高三同學帶著對大學的向往,填上了自己喜歡的小語種專業。
然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卻困惑了,學了四年的小語種,到底值不值,可能高三學生未來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。
那么今天就來看看小語種值不值,提前打消顧慮。
01 更多人選擇小語種
我們通常說的小語種專業,是屬于外國語言文學類,在文學學科下。
它包含了俄語、德語、法語、西班牙語、阿拉伯語、日語、朝鮮語、葡語、意語、等語種。
那么,在小語種專業中,日語、法語、德語、西班牙語是比較熱門的小語種專業。
日語專業的招生計劃數是最多的。
法語和西班牙語的使用率很高,除歐洲外,法語在非洲的使用率較高,而西班牙語在拉丁美洲和美國部分地區也有著極高的使用率。
德語是歐盟內使用最廣的語言,也是很多語言類院校中的高分專業。
眾多語言塑造了小語種專業的國際性、專業性、特殊性,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,也為我國外貿發展、國際政治交流輸送了大量人才。
1)薪資待遇高
有調查顯示,西班牙語、意大利語、法語、德語是薪資較高的“小語種”專業,緊隨其后的是日語、韓語。
比如法語畢業生被外派,平均在1000-1500美元左右(折合人民幣約6700-10000元)。
葡語專業的人去非洲工作,起薪會達到2000-2500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1.34-1.68萬元)。
2) “一帶一路”建設
隨著,我國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推進,國家及高校十分重視“一帶一路”方針外語類人才的儲備。
2018年全國的招生計劃中就新增了尼泊爾語、僧伽羅語和保加利亞語等冷門小語種專業。
同時,不少高校也增加了已開設小語種專業的招生計劃人數。
02 就業形勢
自2020年,新冠疫情對出國留學、旅游市場造成了強大的沖擊。
另外,高校擴招導致人才飽和、競爭壓力變大,小語種畢業生面臨著就業挑戰。
1)競爭壓力大
互聯網時代,學習語言不拘泥于課堂。
很多畢業的大學生中,有不少非語言專業學生的小語種水平不比科班出身的差。
再加上一部分海外留學生的回國,對小語種專業學生的就業會產生一定沖擊。
2) 工作要求高
小語種的崗位薪資較高、待遇好,但是對專業水平的要求也很高。
像高而大的同聲傳譯工作,對學歷、學校和專業要求非常高。
但是,挑戰就是機遇。
小語種的優勢仍在,國家仍在發展,國際合作仍在繼續,那么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就不會中斷。
即使人工智能出現,具有翻譯功能,但也只是執行基礎翻譯工作,并不能取代人在翻譯工作中展現的專業與情懷。
所以,小語種的就業前景很樂觀,小語種人才更是被社會所需要。
03 前景廣闊
1)就業方向多
雖然小語種就業面臨挑戰,但是整體上就業前景是好的,而且方向也比較多。
想要穩定的工作,就可以考公務員、當教師、到大中企業或國企任職,薪資待遇好,壓力小。
如果想要挑戰自己,可以去做翻譯,實踐積累,提升翻譯水平;也可以做跨境電商、雙語主播、出國工作、導游等等。
2) 考研提高競爭優勢
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翻譯,那考研是必要的。
可以考北外、上外、北二外或者國外的研究生,未來走學術或就業都有很大的競爭優勢。
如果不準備做翻譯或者學術,想往其他行業發展,還是要通過考研來改變專業方向。
跨專業考研的方向也比較多,有法律、經濟、新聞傳媒、管理學、心理學等,大體偏向文科類。
總的來說,考研既提升了學歷,又提高了未來職業晉升的競爭優勢。
3)升學、就業兩手抓
很多人在大四,會面臨是要找工作,還是考研的問題,其實就業與升學并不沖突。
如果當下有很好的工作機會,先把握住,就職后還想提升學歷,可以考在職研究生。
4) 學習其它專業技能
語言類專業只是學習一門工具,工作上可能還需要結合其他能力。比如德企的財務職位,既懂德語、又精于財務管理的人才更受歡迎。
所以,大家有時間,可以輔修感興趣的第二專業,拓展視野,提高將來的競爭力。
圖片
現在的形勢正在好轉,疫情慢慢得到控制,各國逐漸放開了出國留學及旅游政策。
對小語種專業的學生來說,這是非常好的就業及升學環境,要抓住機會。
但最重要的還是多說多練,多表達;把語言學好,學精;學習其它技能,成為復合型人才。